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海西书报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8:33:54   浏览:872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海西书报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海西书报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榕政办〔2009〕3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福州市“海西书报亭”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2008年第3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八日

福州市“海西书报亭”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海西书报亭”(以下简称“书报亭”)的管理,规范书报亭建设、经营行为,促进我市报刊零售业务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邮政局负责书报亭的统一建设与经营管理。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协调书报亭的选址定点及书报亭周边市容环境的管理和监督。市新闻出版局负责对书报亭销售的出版物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 市区范围内书报亭由福州市邮政报刊发行部门统一设计、统一报批、统一建设,并对全市书报亭经营管理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名称标识、统一经营模式、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货源、统一配送、统一调剂。原有不符合规范的邮政报刊亭由市邮政局负责妥善清理。

第四条 市邮政报刊发行部门建设报刊亭需要临时占用道路时,应当向市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条 书报亭以销售党报党刊、合法报刊为主营业务,同时提供公益性服务和便民服务。书报亭主要经营范围包括:

(一)销售邮政报刊零售公司配送的党报党刊、合法报刊;

(二)代售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代办个人订阅报刊;

(三)代售电信充值卡、移动充值卡、福州交通地图;

(四)代售即开型福州福利彩票;

(五)发布宣传部门核准的公益性广告和政务信息。

书报亭经营所需的各类证照,由市邮政报刊发行部门统一办理。

第六条 书报亭应严格按照核定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禁止销售有下列内容的出版物:

(一)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二)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的;

(四)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

(五)诽谤、侮辱他人的;

(六)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非法出版物、盗版出版物。

市新闻出版局负责对市邮政报刊发行部门统一配送的出版物进行售前检查。市邮政报刊发行部门应主动向市新闻出版局报备统一配送目录清单。

第七条 书报亭经营活动必须严格遵守福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落实市容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自觉维护和保持书报亭和周边市容市貌整洁卫生,使其成为展示我市文明风貌的窗口。

第八条 市邮政报刊发行部门必须按照“确保报刊最快速度上亭销售”的原则组建和管理书报亭专职配送队伍,建立健全配送服务流程。

禁止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自行向书报亭配送报刊或物品。

书报亭经营者不得销售非邮政报刊零售公司配送的报刊或物品。

第九条 市邮政报刊发行部门应当对书报亭专职配送人员、书报亭经营者培训后持证上岗,规范书报亭的经营行为。

第十条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应当按照城市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城市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强对书报亭及周边市容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市新闻出版局应根据有关行政法规加强对报刊亭销售出版物的日常检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 市邮政局应配备专业检查人员,加强书报亭经营服务检查,并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 书报亭经营者超范围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处罚,其中销售非法出版物的,由市新闻出版局依照新闻出版相关法规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出版物等处罚。对整改不到位或违法情节严重的书报亭,可以责令市邮政报刊发行部门解除该书报亭经营者的经营代办协议。

第十四条 书报亭经营者存在违反市容环境卫生法规行为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对整改不到位或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书报亭,可以责令邮政报刊发行部门解除该书报亭经营者的经营代办协议。

第十五条 配送员、经营者违反邮政报刊零售有关规定的,由市邮政局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市邮政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业务管理流程、日常经营管理细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暂行管理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暂行管理办法
1994年10月27日,国家开发银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开发银行的工作需要,为充分发挥高级专家的作用,设立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家委员会”)。
第二条 专家委员会为国家开发银行的咨询服务组织,在行长领导下,由秘书长负责协调安排有关的咨询服务工作。

第二章 职责范围
第三条 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1.为贷款项目的评估、竣工验收、总结评价等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2.参与对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投融资活动中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
3.参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
4.参与国务院交办的重大项目的调查与研究;
5.办理行领导委托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 组 织
第四条 专家委员会为非常设性组织,委员人数暂定为50人。
第五条 专家委员会委员由有关方面推荐,经人事局汇总,并整理有关材料,报经行长办公会议讨论并确定人选,由行长聘任。聘期根据工作需要、委员年龄和身体状况确定,一般为二至三年,可以续聘,到期不续聘者自行解聘。
第六条 专家委员会设办公室,负责专家委员们的日常管理工作,综合安排、联络协调委员们的活动。办公室由秘书长负责领导。
第七条 已离退休的专家委员实行课题工作制,不实行坐班制。

第四章 委员条件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熟悉投融资业务,有较强的调研能力;
3.在本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公认的业务和学术权威性;
4.身体健康,本人自愿。年龄一般应在六十五周岁以下。
第九条 委员原则上应为国家开发银行在职或离退休的专家,个别的可以外聘。

第五章 待 遇
第十条 国家开发银行在职的委员保留原有级别,享受同级别人员一切待遇。
第十一条 已离退休的委员除享受离退休后的一切待遇和原单位的待遇外,每月暂定发津贴200元。出差时享受在职时的差旅费待遇。
第十二条 专家活动经费单列。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开发银行人事局负责解释。



江西省违反《食品卫生法》罚款细则(试行)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江西省违反《食品卫生法》罚款细则(试行)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1983年12月1日江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江西省人民政府1983年12月14日颁布)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依据《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本细则适用于我省一切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经营的食品生产、加工、采购、储存、运输、装卸、销售、供应等企业、单位(包括公共食堂)以及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
第二条 各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县以上卫生防疫站或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下同),有权给违法单位处以20元-5000元的罚款。5000元-30000元的罚款,需报经县(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对违法的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2元-150元的罚款;对违法的个体经营者,可参照上述直接责任人员罚款数执行。
第三条 凡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对责任单位处以20元-120元的罚款。另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2元-20元的罚款。
(一)出售熟食品敞开露放,或流动销售食品不用防蝇、防尘设备,罚款20元-25元;
(二)出售直接入口食品时,用手抓取,货、款不分,用废旧纸、袋包装食品,罚款25元-30元;
(三)室内外环境不整洁,对苍蝇、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不积极采取消除措施,罚款30元-40元;
(四)食具不消毒;缺乏必需的卫生设备,屡经督促添置,延宕不备,罚款40元-50元;
(五)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原料不符合卫生要求,罚款50元-60元;
(六)利用新资源和新工艺生产的食品或饮料,未先送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而擅自销售,罚款60元-70元;
(七)不认真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或对已发现应调离的传染病患者(包括肠道带菌者)而不及时调离,罚款80元-100元;
(八)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而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或个人,除责令停业外,并罚款80元-120元。
第四条 凡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对责任单位处以20元-150元的罚款。另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元-50元的罚款。
(一)出售污秽不洁、生蛆、虫蛀的食品或食品原料,罚款20元-120元;
(二)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甚至将腐败霉变原料混入新鲜原料使用,罚款20元-140元;
(三)出售超过保存期限,未经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检验合格的定型包装食品,罚款25元-145元;
(四)出售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兽、水产品等及其制品,罚款30元-150元;
(五)出售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罚款35元-150元。
第五条 凡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对责任单位处以35元-500元的罚款。另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0元-150元的罚款。
(一)使用或出售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混有异物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原料和食品,罚款35元-50元;

(二)出售浸过或拌过农药的粮食、油料种子,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及食品原料,罚款45元-155元;
(三)出售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食品或食品原料,罚款50元-160元;
(四)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罚款100元-150元;
(五)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不符合卫生要求,罚款100元-200元;
(六)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未经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参加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罚款150元-300元;
(七)生产、经营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卫生规定的食品或食品原料,罚款200元-350元;
(八)食品或食品原料,由于铁道、交通部门的车皮、船舶、汽车等运输工具,或站台、码头、仓库等原因而造成严重污染、霉变,罚款250元-500元;
(九)拒不接受食品卫生监督,阻挠食品卫生监督、检验人员履行职责,或者谩骂、殴打上述人员,罚款300元-500元。
第六条 由于违反食品卫生法而造成食物中毒或食物严重感染事故者,罚款500元-5000元。
第七条 违法者如有故意欺骗、掩盖事实,并有可能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的,可在给予相应罚款的基础上再增加1-5倍数额。
第八条 对曾受过警告或停业改进处分,屡教不改继续违法者,罚款数额可在应罚款的基础上增加2-6倍。
第九条 对零售经营者所处之罚款,由制售违法食品的零售经营者承担。如该违法食品的违法原因不在受罚的零售经营者,该零售经营者在交纳罚款后,可依法向货源单位索赔,货源单位不得拒付。
第十条 违法者拒交行政罚款时,自逾期之日起,每天加收百分之一的滞纳金。
第十一条 罚款处理,由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向违法者发出《罚款通知书》,被罚款企业、单位或个人,应当即交付或在限期内如数交付罚款。
第十二条 被罚款企业、单位或个人,对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所处罚款不服时,在接到罚款通知之日起15天内,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对食品控制的决定应立即执行。对罚款决定既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申请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
》规定的程序强制其执行,或转请人民银行在其帐户上扣缴。个人的罚款,所在单位不得报销。
第十三条 各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所收的罚款应全部上缴国库,财政部门可从上缴罚款中拨出一定数额给食品卫生部门用于奖励食品卫生先进单位和个人。
第十四条 本细则自1984年1月1日起试行。



1983年12月14日